时下,听很多家长老师埋怨:现在有些孩子如何不听教,倔强,有强烈的。有些老师还建议家长不要对孩子客气,适当的时候要动粗,说什么不打不成材,而家长教育孩子欠缺耐心,这无疑助长了家长棒打孩子的风气。笔者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一天早上,我看见班上的小荣同学很不开心地回到教室,然后一声不吭地趴在桌子上发呆。见此情形,我走过去,关切地问他:“小荣同学,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啊,能否告诉老师?”谁知他鼻子一酸,
日前,共青团辽宁省委青少年研究会,就“父母的哪种行为你最无法忍受”,对307名青少年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94人不能忍受家长说自己不如别的孩子的“激将法”,占总数比例的30 62%,排在第一位。其次,不能忍受家长“讽刺、挖苦”的占21 50%;不能忍受家长“偷看日记”的占20 50%。 8月8日,辽宁青少年研究会心理专家周永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有一个叫楠楠的孩子,在接受心理咨询时讲过这样一
针对中国社会存在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坦言,目前中国的青少年网瘾问题日益突出,一些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发展成为网络沉溺,导致明显的社会和心理损害。 就这一问题,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少年”很大程度上是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失败的产物,青少年上网成瘾折射出中国家庭教育存在严重误区。 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一点零三亿网民中,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比例超过百分之八十
如今,“人际关系”技能已被列为孩子的基本智商之一。正像菲律宾大学临床儿童心理学家马-劳迪斯-卡兰丹所说的那样:“一个社交能力低下的孩子比没有进过大学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缺陷。” 孩子出生后,就像一张白纸,一切图案的涂抹,都是家长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人际关系技能也同样如此。那么,家长该如何将人际关系的基本技能教给孩子呢— 从基础开始 儿童心理学家勒纳-屠阿说,我们应该从最普通的基础开始,教孩子说你好、请、
“我们之间好久没说过一句话。”“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他却不领情。”昨日下午2时至4时,“家长热线”铃声不断,多位父母因难与孩子沟通忧心忡忡。 本周四,晨报教育新闻刊发《爸爸,我们之间有10.3个代沟》,讲述了一位叛逆少年与父母QQ聊天,诉说对父母的诸多意见,该文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多位父母当日来电,反映与孩子的深度隔阂,表示面对横亘在自己与孩子间的这条代沟束手无策。 昨日下午2时至4时,由晨报与市教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学教授王丽敏说,有些孩子虽然已经掌握语言,但经常保持缄默,不主动与人交往。与陌生人接触,会令他们惶惶不安。对他们来说,在家玩玩具、静静地看电视、看书是最好的安排。实际上,这类孩子有可能属于退缩儿童,容易产生交往困难、言语表达差、在陌生环境紧张焦虑、缺乏积极和主动性等问题。 王丽敏解释说,退缩行为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天生的神经类型较弱,适应性差;二是后天的教育方式不当。例
之所以男孩比女孩容易得多动症,洪峻峰教授的解释是,社会和文化背景决定了男孩和女孩在教养上的差异,社会别角色决定了多按照独立的、竞争的和自信的特点来规范和发展其行为,而则多按照被动的、依赖的和非攻击性的特点来规范和发展其行为,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男孩多动症发病率高的原因。另外,男孩生长发育较晚,成熟程度不如同龄女孩,可能也是男孩发病率高的原因。 家庭环境在众多影响儿童多动症因素中是较重要的。父母为技
昨日,两场针对家庭教育的培训在我市分别举行。与以前单纯的由孩子或家长接受培训不同,这两场培训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由家长和孩子互动的培训方式。培训后,家长和孩子都说,学会了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以后沟通更容易了。这边厢靠说心理援助两辈心里话大声说“我特别不理解我妈,我们经常是说不到两句就吵起来了。过后我也后悔,觉得不该这样对我妈,但再遇到这种情况还是忍不住!”昨日下午,高二学生张煜婧对记者说出了心里
一项调查表明,过七成家长愿意送孩子出国深造本报讯如果如有机会,您是否会送子女出国留学?近日,广州市社情民意中心对500名家长进行了调查,发现近两成有此打算,尽管他们的孩子在读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不等。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打算送子女出国留学的以高收入家庭居多;低收入家庭中也不乏同道中人。占到七成半的家长希望子女出国读大学,或大学毕业后再出国深造,有两成半的家长主张教育要从小抓起,打算让子女在
有位母亲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这孩子只爱听故事,不爱讲故事;爱乱画,不爱写字;胆子大得谁都不怕……”结果,孩子上学后,不愿回答老师的提问,爱自己乱画不愿写字,并常常不顾老师的劝阻和批评破坏纪律。老师和家长都以为他是个弱智儿童,可智力测验的结果却是“智力正常”,最后经专家鉴定,才知道孩子患了“诱导性智愚症”,其病因就来自他母亲那经常性的口头强化。在大多数父母眼中,孩子天生就该是听话的,因而
“真是胡闹,他还是个学生,婚姻大事怎么能这样恶搞?”日前,延吉市民郝先生在自家电脑里看到了一张结婚证,上面赫然印着自己16岁的儿子和一陌生小女孩的照片。面对父母的责问,儿子郝晓飞(化名)坦然地说,这是网络正流行的“网络结婚证”。 学生感到流行、新鲜 晓飞现在延吉某学校读高一,他这两天正在为自己2月22日的“网婚”3个月纪念日做准备。据他介绍,大约半年前,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网名叫“红番茄”的女孩子,两人在网
“暑假来我们这里进行心理咨询的孩子中,‘乖孩子’占了一半左右。”育心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李建中介告诉记者。乖孩子习惯于听话,不懂得表达不同的意见,但是他的内心却是有想法的,这种想法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来,通常表现为厌学、不与同学交往。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休息时间只是自己看书、看电视、很少说话,也很少提到学校的活动和同学,那么就会有过于内向的可能,需要及时咨询。 记者了解到该心理咨
从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获悉,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 据报道,在去年青苹果热线接到的9000余个因“早恋”、“性冷淡”等问题进行咨询的电话中,反映家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达7000余个。其中,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
15岁的儿子对班上女生产生了好感怎么办?别出心裁的父亲居然带儿子一起上大街看美眉。昨天,记者在南京市家长学校成立暨咨询现场获悉,这位家长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出儿子对“美”的概念化。怎样不让儿子早恋“我家儿子上高三了,可是学习好像一点也不紧张。”在咨询台前,一位急切的母亲正在向教育专家请教这样的问题,“他是不是早恋?怎样不让儿子早恋……” 这位母亲说,儿子上初三了,可是学习好像还没有高一高二时
“我儿子不去上学了,怎么办?”“孩子胸脯越来越高,现在走路都低着头,真叫人着急!”“孩子常常在家偷上不良网站”……连日来,许多读者频频打进本报热线诉苦,针对儿童和青少年在成长当中存在的行为问题,许多家长束手无策。刚刚过去的10月10日,是第1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它倡导人们“行动起来,促进精神健康”。有关调查显示,儿童和青少年的精神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就全国来说,这部分人群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已接近20%,
孩子有个头疼脑热,对家长来说都如同大敌当前。万一孩子出现了恼人的心病,更会让父母们不知所措。 在对儿童精神疾病的认识上,许多人存在误区。有些家长误把孩子的抑郁表现当成懒惰懒散,有些人认为与人交往困难就是性格内向。还有些家长容易小题大做,孩子偶尔成绩不佳表现的低落,也会被他们误认为是得了精神疾病。所以,过度轻视和过度重视都是不对的。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梁月竹说,一般来说,如果孩子出现与自己年龄
当我们说“这孩子问题大了”更应该反思:“家长的问题出在哪儿”百名国际学校心理学专家昨在杭指出:青少年9成心理问题来源于家长昨天,来自世界三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国际学校心理学专家,在杭州召开主题为“心理健康与教育———学生、教师、家长”的第28届学术年会。这次年会由省科协、国际学校心理学会、省心理学会共同主办。如何看待学校心理学,我们就一些例子请教了与会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副教授、省心理学会学
从北京市教育心理学研究会获悉,目前80%有“早恋”行为的青少年都与家长教育不当或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有关,因此,防止孩子出现真正的“早恋”应先从家长做起。据报道,在去年青苹果热线接到的9000余个因“早恋”、“性冷淡”等问题进行咨询的电话中,反映家长不能与自己沟通而产生逆反心理或报复心理出现“早恋”,或因家庭出现问题而寻求异性温暖的电话达7000余个。其中,因家庭破裂、父母关系不和、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等情况出现
因为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江西南昌市心远中学一班主任老师强令他的家长到学校陪读;因为工作忙家长无法陪读,学生便被赶出学校。班主任老师说,家长不来陪读,学生不准来上课。强令家长来校陪读,否则不准上课,如此教育良方,令人瞠目结舌。人们往往把关注的焦点落在老师不许学生上课违反了《义务教育法》上,而可能忽视家长来校陪读的举措对学生人格培养和心理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应该指出,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的思想转
太原市王女士问:孩子上高一,常常因小事发火,不愿意同家长沟通,跟家长作对,这是怎么回事?家长该怎么办?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是青少年时期独特的心理特征的反映――鲜明的情绪冲动性,反抗或不顺从教师及家长的教育,带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等等,这些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对于青少年来讲,不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或逆反心理过重,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引起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