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学的追求施铁如一、科学心理学的实证主义摇篮对心理问题的探究可以追朔到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时代。亚里士多德公元前三百多年的著作《论灵魂》就是历史上第一本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当古代思想家在理解自然、精神、社会现象作出最初尝试时,哲学与科学是一同发生、互相掺和在一起的。在近代哲学中,许多著名的哲学家及其有关心理现象的观点对心理学的诞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如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洛克的
帕洛阿尔托的家庭治疗研究Bateson团体闯入家庭治疗领域或多或少是个意外。当这个团体1954年开始会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希望去解释他们沟通的模式时,项目成员发现他们陷入了一个帮助解除那些不快乐的人的痛苦的助人角色。当Bateson成为无可置疑的团体领袖的时候,DonJackson和JayHaley成为发展家庭治疗最有影响的人物。Jackson杰克逊Jackson拒绝了那些他从训练中获得的精神分析的概念,而聚焦在人们互动的动力上,沟通分析
IvanBoszormenyi-NagyIvanBoszormenyi-Nagy从精神分析转入家庭治疗,成为早年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1957年,他在费城成立了东宾夕法尼亚精神病学研究所(EPPI),那里吸引了很多极有天分的同事和学生。其中有JamesFramo,早期家庭治疗运动的少数心理治疗师之一;DavidRubenstein,后来开创独立的家庭治疗训练项目的精神科医生;还有GerldineSpark,他和Boszormenyi-Nagy作为协同治疗师一起工作,并合著了《看不见的忠诚》(Invis
JAYHALEYINTERVIEWEDBYMAYAPINESPSYCHOLOGYTODAYNOVEMBER1982TherapistJayHaleytalksaboutdisturbedpowerrelationshipsinmodernfamilies JayHaleyisoneofthenation’sleadingfamilytherapists—aquintessentiallypragmaticmanwithacleareyeandsardonicwitwhoteacheshisstudentshowtomakeailingfamiliesfunctionagain Mostly,inhisview,thisinvolvesstraighteningoutmixed-upfamilyhierarchies—likethe"perversetriangles"thatf
SalvadorMinuchin的一个俄狄浦斯再世案例有一种很奇怪的病情转移(shiftingdisturbance)的现象,那就是病人常常在医院有所好转,但是一回家病情就会恶化。有这样一个俄狄浦斯再世的奇怪个案,SalvadorMinuchin治疗一个住院的年轻人,他因为试图抓瞎自己的眼睛而多次入院。这个年轻人在医院表现正常,可是每次回家就会有自残行为。似乎他只能在精神失常的世界,才能变得精神正常。后来得知这个年轻人和母亲非常亲密,在父亲神秘
家庭治疗词汇表accommodation(顺应)系统要素,主动调整以适应它们的功能,人们可能需要对此作些调整工作。anorexianervosa(神经性厌食症)因自我挨饿导致丧失25%或更多的体重,并有过度活跃、体温低、月经不调(女性)等症状。aversivecontrol(厌恶控制)用处罚和批评去除所不喜欢的反应,通常用于失去功能的家庭。basicassumptiontheory(基本假设理论)Bion的概念,认为团体成员会由做团体任务转而追求抗衡、依赖或结
社会建构主义家庭治疗诞生的时期正是精神分析学派的鼎盛时期,它强调潜意识冲突是人类不快乐的根源。为了取得效果,治疗必须挖掘埋在深处的那些冲突———那是一个漫长而又缓慢的过程。为了抗拒这种医疗模式,家庭治疗师转向系统隐喻,关注行为、互动和反馈。正如我们所见到的,系统理论教我们看到人们的生活是怎样被围绕着他们的各种“交换”所塑造的。但是,为了聚焦家庭互动的模式,系统理论将一些东西排除在外,实际上是两
社会建构主义和叙事革命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将家庭治疗撬离其客观性信念的铁杆,所谓客观性就是假定某人在家庭中所看到的就是家庭所固有的。对行为的理解已不再纯粹就是观察、掌握和去编码的过程。从根本上来说,人类的经验是模棱两可的。经验的片段只有通过组织、择其突出点以及赋予其意义这样一个过程,方能被理解。建构主义不再专注于家庭互动模式,而将重点转移至探索和重新评价存在问题的人如何看待问题。意义本
控制论对家庭起作用的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是控制论(cybernetics),即在自我调节的系统内研究反馈机制。家庭与其他控制论系统的共同特征是通过信息交换来维持家庭的稳定性。控制论的核心是反馈圈(feedbackloop),这是系统获得必要信息以维持稳定的过程。反馈包括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系统内部信息传递。反馈圈可以是正向或者是负向的,区别在于对稳定状态作用的方向不同,而无所谓谁好谁不好。负向反馈(negativefeedback)表明
《叙事对话的基本思维与思路1——叙事》文 一江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叙事?”坦白的说,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叙事涉及很多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思考。仅仅是“后现代主义”这五个字就足以吓跑很多人。更别说他们会耐心地听你解释什么是结构主义、叙事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况且我也解释不清。还不如用一些直观的例子,帮助大家获得对叙事的直接体会。“韩猫”与叙事这段故事很有趣,发生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考上
治疗目标Bowen学派不设法去改变人们,也不关注解决问题。相反,他们认为治疗使人们更多了解自己和亲密关系的机会,让他们能够为自己的问题负起责任。然而,这不是说,治疗师躲在一边,让家庭去解决自身的问题。相反,Bowen治疗师在家庭治疗的庞杂理论的指导下,用一种积极的探询帮助家庭成员度过相互批评、挑剔的阶段以便面对在家庭问题中自己的角色。追随家庭问题的模式,意味着要注意以下两件事情:过程(process)和结构(st
外化对话定位图:四种探索类型大约十年前,我应邀提供发展外化对话的地图,于是回顾一系列外化对话的录像带,试图找出形塑这些对话的特定探索类型。结果发展出「定位图」(statementofposition),将它纳入工作笔记,并开始在教学中介绍这个概念。这种定位图为外化对话提供四种主要的探索类型。(本章最后有范例)多年来我已在教学中呈现并说明这种地图,而事件中的当事者都发现,这种呈现方式对他们发展外化技巧很有帮助。以这
Bowen系统家庭的理论及治疗要点简介北京大学心理系(100871)易春丽钱铭怡章晓云MurrayBowen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20世纪40年代末以来,他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对家庭关系的作用产生了兴趣。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的深入的研究,Bowen的系统家庭理念逐渐完善。Bowen理论有两个最主要假设:其一,家庭成员间过度的情感联系和家庭功能失调有着直接的联系,自我分化(self
Jill&Gene谈艾瑞克森催眠对叙事治疗的影响艾瑞克森并不纯然符合我们努力了解并运用系统隐喻的故事,也不纯然符合任何包罗万象的心理治疗理论。虽然如此,他始终是我们两个人重要的灵感来源。艾瑞克森的治疗取向是既实用又反理论的,关于这一点,一下引用的话(Erickson&Rossi,1979)是他的典型代表:心理治疗师不能把一般的常规或标准化的过程,一视同仁地运用到所有病人身上。心理治疗不只是把学者经过控制的实验而发现的真理
GregoryBateson——帕洛阿尔托最早强力推动家庭治疗的团体之一是位于加利福尼亚洲帕洛阿尔托的GregoryBateson。作为一个传统的科学家,Bateson研究动物的行为、学习理论、进化、生态以及临床精神病治疗法。他和MargaretMead在巴里和新几内亚合作后,开始对控制论产生兴趣,他置信给Naven,与其合作将人类学的数据和控制论的观点综合起来。Bateson从此进入了精神病治疗的领域。他与JurgenRuesch一起开设LangleyPorter诊所,并著
恋爱中识别和摆脱LOSERNovember6,2008·byJun·in中文作者:JosephM Carver,Ph D 文章来源:CounselingResource译者:佚名绝大多数关系从甜蜜和彬彬有礼开始。在一段关系最初的“蜜月”期,很难确定你的约会对象是哪一种人。你和对方都很小心,试图尽可能的多了解对方的人品,但是又不能像个侦探过分追究。如果和合适的人在一起,浪漫关系是很棒的。但是和错误的人在一起却会导致可能长达好几年的心痛,感情和社交受到伤害,甚
CarlWhitakerWhitaker生长在纽约郊区的奶牛场。农村的隔离既孕育了他特定的腼腆也使得他不拘泥于社会约束。医学院毕业并在妇产科实习之后,他转入精神学领域,并为精神病患者的心灵着迷。不幸———或者是幸运———在1940年代,Whitaker不想依赖精神抑制药物去减弱病人的幻觉想象;相反,他倾听、学习去理解疯狂但不失人性的想法,那些通常大多数人会隐藏起来的想法。在路易斯维尔大学医学院(theUniversityofLouisvilleColleg
SalvadorMinuchin萨尔瓦多·米纽庆简介萨尔瓦多·米纽庆(SalvadorMinuchin,1921——),结构派家庭治疗开山鼻祖。犹太人,生于阿根廷。最初他是一位儿科大夫,在接受了阿克曼(Ackeman)领导的训练之后成为儿童精神科医生。1952年去以色列,帮助在大屠杀中流离失所的儿童,以及从阿拉伯国家移民来的犹太人。两年后,米纽庆回到美国接受精神分析训练,并担任纽约市郊一所收容不良少年的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他发现这些孩子大多来
约翰·贝曼(JohnBanmen)国际知名家庭治疗师,作家、教育家、心灵导师,开创萨提亚太平洋机构并负责至今。现于加拿大代尔达从事家庭治疗。他是目前为数不多的曾经与萨提亚一起共事的仍健在的同事之一。当今活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的许多优秀萨提亚治疗师,比如蔡敏莉、林沈明莹、林文采等,都师出其门下。出版有《萨提亚转化系统治疗》、《萨提亚冥想》等书。战乱中的甜蜜回忆约翰·贝曼出生的那个年代,欧洲大陆正是一片血腥
家庭治疗中的团体动力理论综述那些最初寻求理解和治疗家庭的人从小团体中找到现成的类似物。团体动力与家庭治疗相关,因为团体生活是复杂的,也是个性不同的人和等级关系的综合。在1920年代,社会科学家开始研究社会中的自然团体以期望通过理解组织中的社会互动来解决政治问题。1920年,社会心理学家的先驱WilliamMcdougall出版的《团体精神》(TheGroupMind)一书认为,一个团体的持续性是怎样,依赖于它的成员认为团体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