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国内自杀率一直都是居高不下,而研究人员发现,在自杀的人群中,大部分都是精神病患者,他们比普通人表现出更强烈的自杀倾向,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精神疾病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各种精神疾病总的自杀率为51 10万,比普通人群高6-12倍。抑郁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1 4,精神分裂症自杀占全部精神疾病自杀的27-30%,自杀是精神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人格障碍是指人格适应不良,即不伴精神症状的人格适应缺陷。佯有精神症状。此类人的内在体验和行为具有持续的明显偏离文化期望范围的倾向。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的类型。 常见的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的类型1、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人敏感多疑,常将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过分警惕与防卫,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往往将自己的挫折或失败回咎于他人。 常见的人格障碍精神病态的类型2、表
人格障碍和精神疾病都是属于心理问题的范畴,但是很多人却将两者混为一谈。其实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是有区别的,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将人格障碍归分为精神病的队列。那么究竟人格障碍和精神病有什么区别呢? 人格障碍与精神病有何区别 精神病患者病前可能出现某些性格或行为的变化,类似于人格障碍表现,比如强迫性神经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症与分裂型人格障碍等,有时相应两方的区别是困难的。下面将精神病中常见的神经症
说起人格障碍,很多人就会将它和精神病相提并论,甚至有的人认为人格障碍就是精神病。其实,人格障碍并不是精神病,在生活中,人格障碍虽然会有一些异常的行为,但是它和精神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1)神经症 大多数神经症是在人格已形成后发展起来的;而人格障碍一般从早年开始,恒定顽固,难以改变,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可以发生相应的神经症。神经症病人能体验到自己的痛苦,而人格障碍者对其人格偏离正常缺乏自知。神经症
同性恋大多数在青少年就已经形成了,很多人认为他们是一群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同性恋公诸于世,我们渐渐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想法。我国的同性恋者其实数量非常的多,同性恋的场所也越来越多,只有正确的了解他们,才能更好的跟他们相处。 以同性为满足性欲的对象称为同性恋,多见于未婚青少年,尤其是男性。西方国家多于东方国家,我国有同性恋行为的人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多。 有人调查,男性中有1%一2%的人是同性恋
印第安纳医学史博物馆在上世纪60年代末曾是印第安纳医学中心精神病病理部,因此馆内保留了大量珍贵的精神病人大脑标本。这些标本大多年代久远,大多制作于1896年至1938年之间,并且配有当时的医疗人员留下的详细临床笔记。 据美国媒体1月9日报道,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病理学家正试图从当地医学史博物馆保存的精神病人大脑标本中提取基因变体,以寻找人类患上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的原因。 印第安纳医学史博物馆在上世纪60年代
最新研究显示出生季节影响婴儿患精神病几率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一个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婴儿出生的季节会显著影响他后期患精神疾病的概率。虽然一个人换精神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些科学家认为出生季节可能是主因。 研究者认为,准妈妈在冬季要面对更多的困境,比如在冬天容易受到流感侵袭,这种产妇感染有可能提高婴儿患精神病的风险;而且准妈妈在冬季想要摄取水果、蔬菜都不那么简单,这些会对婴儿的发育造成影响;最
据法国《费加罗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精神疾病对减寿的影响不亚于烟草。报道称,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全球10大最令人担忧的病症中有5条属于精神疾病范围: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成瘾,抑郁症及强迫症。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一项研究中指出,严重的精神疾病会导致患者减少10至20年寿命,超过烟草对人类寿命造成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世界精神病学》杂志。 据报道,相关分析涵盖了约20项研究成果
如今,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产生心理问题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不少人会对心理问题存在偏见,甚至歧视、恐惧、和厌恶。一听到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潜意识里就把他等同与精神疾病。事实上,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并不是一回事。 心理问题不等于精神疾病! 心理专家表示,心理问题并不等于精神疾病,要注意区分,对症治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因各种琐事产生心理问题,这时出现的心理问题被称为“一般心理问题”。“一般心
“听妈妈的话”,孩子很受伤。不同于周杰伦那首孺慕情深的歌,26岁的汉阳小伙文海,遭遇“唠叨妈”成天安排吃、穿、行以及逼婚,采取不说话,不争执的消极抵抗策略,长久以来,心理包袱越来越重,最终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被“嚼”成“精神病”。 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但这种极端是数量少,不是性质罕见。微博上,这个带点黑色幽默的“杯具”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共鸣。不少网友讲述自己被逼婚、受父母控制、被当作“私有财产”的类
23岁的黄丽(化名)怎么也没想到,因为贪吃,她被送到了市四医院接受心理治疗。一年前,她因为考研失败,心情低落的她开始靠狂吃食物来发泄心中的郁闷。随着体重的不断增加,她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方式,用手抠喉咙将吃下去的食物催吐出来,然后继续狂吃新的东西……就这样反反复复,黄丽最终被家人送到了医院接受治疗。成都市四医院心身障碍科副主任医师李云歌表示,黄丽患上了神经性贪食症,这是一种心理疾病,需要接受专业的治疗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精神病患者是避而远之,不敢接近,甚至是鄙视,视之为“异类”。正因如此,目前我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而广大精神疾病患者饱受着疾病痛苦和偏见歧视的双重折磨,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充分的保障,这最终会不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康复,甚至造成恶性循环。其实,精神疾病患者是否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又或者能否得到更好的康复,很大程度上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关,特别
导语:春季,特别是油菜花黄的时节,是精神病高发的季节。这是由于春天的日光照射充足,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的兴奋机制被激活,容易亢奋。这个时节的精神表现尤其明显。对于本身就有精神病患者的人群来讲,发作的时间相对固定,大多集中在春季这个时节。 >>>心讯聚焦: 20天,杭州5人为情所困而自杀: 3月22日,杭州一位女子开煤气自杀,被紧急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室。醒来后,她透露原因:丈夫有外遇要离婚。 3月19日,杭州秋
本埠媒体日前报道,广东省卫生厅表示,据相关调查推算,全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保守估计在140万左右,处境艰难。 处境艰难毫无疑问。但140万,而且还只是保守估计?广东哪儿冒出来的那么多精神病人? 根据经验和对精神病学、心理学的了解,我是严重怀疑,卫生厅和相关精神病专家是依靠什么标准把那么多人说成是精神病? 再看一下媒体报道透露出来的事实,不出我所料:原来,卫生厅和相关精神病专家,是把心理病人,都说成了精神病人
“听妈妈的话”,孩子很受伤。不同于周杰伦那首孺慕情深的歌,26岁的汉阳小伙文海,遭遇“唠叨妈”成天安排吃、穿、行以及逼婚,采取不说话,不争执的消极抵抗策略,长久以来,心理包袱越来越重,最终患上情感性精神障碍,被“嚼”成“精神病”。 这是一个极端的故事,但这种极端是数量少,不是性质罕见。微博上,这个带点黑色幽默的“杯具”引起了热烈讨论和共鸣。不少网友讲述自己被逼婚、受父母控制、被当作“私有财产”的类
10月10日是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天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加大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投资活动,提高人们群众对心理疾病的认知、预防心理疾病,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同时以实际行动体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社会责任感,拟围绕“为心理健康投资”这一主题,组织一场“心理健康公益宣传活动”,现场派发一千张免费心理体检卡。10月9日,白云心理医院举办千人免费心理
因抢劫期间均为精神分裂症发病期,男子10年3次实施抢劫却无法立案查处。近日,博罗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强制医疗申请案,对现年32岁的王某宪宣布了对其强制医疗的决定。据悉,这是新《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博罗法院审结的首例强制医疗案件。据了解,1999年,王某宪曾检查出患有脑白质多发性硬化,但其吃药治疗1个月后,即因吃药产生困倦感而拒绝吃药。2003年,王某宪在惠博公路附近强行抢劫两名女青年的财物时,被群众当场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