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皮亚杰于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
【摘要】维果茨基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奠定了前苏联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从六十年代开始,他的理论逐渐进入西方心理学领地,并对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维果茨基(LevVygotsky,1896--1934)是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他主要研究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着重探讨思维和语言、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关系问题。由于他在心理学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而被誉为 "心理学中
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众多观点中以美国心理学会(APA)提出的说法最为权威,得到广泛认同,它指出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在教育中地应用,主要是通过学习与教学地理论和原则进行开发、评估和应用”(Kalpan1990;R L Burden,1995)。教育心理学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赫尔巴特(J H Herbert)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邵瑞珍,1997),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俄国人卡普
斯金纳的影响并不局限于心理学领域,他在教育界的影响甚至大大超过了在心理学界的影响,而这种巨大影响主要就源于他的另一项发明--程序教学机器。1953年,斯金纳去他女儿的学校参观,在算术课上,他发现,很多孩子都愿意回答问题,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现,而学生每次回答问题后老师也不一定及时给予反馈,教师本身的教学水平、心情等等对课堂质量影响很大。对于持行为主义观点的斯金纳来说,这是很不好的,因为他十分强
最近一段时间来,发现自己从内心里对孩子基本上没有动气了,可谓“静心内功”初有小成。我一直是主张完全说理教育的,当然我也一直这么做,尽力不打骂孩子,表面上是做到了不打不骂,但事实上很多次心里面总有一股想打想骂的冲动。 现在却终于做到了。 看过美国电影《心灵之旅》的人都会为主人翁妈妈的付出所感动——主人翁是一个盲人,但却有音乐天赋,正因为主人翁的妈妈的信心与不断鼓励,主人翁最终得以成功。 其实,就一个
概括而简要地说,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在于,探索学习环境的诸因子︰学制、学校、教师、教材、教具、教法、发展机会等等,以了解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机制,从而有助于教育方式的改善,教育效果的促进,并改正不当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的正常身心发展获得保障。其中,常被忽略的是「学习环境中的政策因素」。由于西方研究传统的影响,一般教育心理学研究者关心的,基本上是「教与学的历程」,很少人注意到,教育政策的
一、教育学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学就是研究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学看成是普通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学并不是将普通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学思想。 近代西方教
教育学一、教育学的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各种现象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学科。 人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社会性。人一出生就要接受社会的影响,特别是要接受社会中教育的影响。最初是养育的问题,这大都由家庭负责,继之就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或群体教育,从而达到社会化。人一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人的教育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实践。人从儿童、少年到青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生
一、教育学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学就是研究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学看成是普通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学并不是将普通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活动现象,及其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学分支。它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教育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学思想。 近代西方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