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迫观念 即某种联想、观念、回忆或疑虑等顽固地反复出现,难以控制。 (一)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二)强迫回忆:反复回忆曾经做过的无关紧要的事,虽明知无任何意义,却不能克制,非反复回忆不可。 (三)强迫疑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四)强迫
柯大夫: 我做事一向被夸“又快又好”,升职后,我工作更卖力,希望有更好的表现,但事与愿违。近来我常发觉,每天忙得不歇气,而工作的实质性进展并不大。究其原因,可能与我把太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枝节问题上有关——交代助手或下属做的事情,总担心他们做得不够好,要反复地追问;别人做的报表,我担心有纰漏,忍不住要仔细核对一遍,甚至还不放心,会反复核对好几遍。也许,这比一开始就自己做更费神。我想不通,是我太自
解释一:Obsessive-compulsiveneurosis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患者脑海里的某些想法、冲动、情绪等,患者能认识到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不必要的,很想摆脱,但又摆脱不了,因而十分苦恼,有的表现为强迫性穷思竭虑,如反复想1加1为什么会等于2,而不等于3?有的反复担心是否会说错话、作错事,因此反复地检查;有的想到、听到、看到一个词时,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另一个词;有的脑海里反复不断地出现
强迫性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那么患了强迫症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呢? 强迫症源于某些强烈的精神因素,强而不均衡型的人易患本病,其性格主观、任性、急躁、好胜、自制能力差,少数患者具有精神薄弱性格,自幼胆小怕事、怕犯错误、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遇事十分谨慎,反复思想,事后不断嘀咕并多次检查,总希望达到尽善尽美。 由此可见,强迫症的后果是对日常生活中的工
重视,那是因为症状不加以合理引导,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症状加重,发展成为病症想醒有强迫症人群,认识自己,警惕工作强迫症,注意职场身心健康。 强迫症的后果可以说是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有强迫症状的人多是工作原则性强、价值观强的人群,因此他们往往都是工作狂、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受上司重用,说小了是公司的骨干,说大了是国家的栋梁。而且,绝大多数强迫症状都是轻微可以控制的,很多都会随着人格的成熟得到减轻和
怎么回事?不少患者有时会把一句话重复十几、二十遍,这也是强迫症状吗?专家指出,实际生活中的强迫患者的病症表现涉及范围很广,包括思维、行动、言语都可出现异常。类似上述的一些语言方面的异常表现就可以归为语言强迫症的范畴。 所谓语言强迫症,就是患者的脑海里不时闯入某种话语,可能是某种想说的话,也许是根本不想说出来,但不说出来心里又很难受甚至焦虑的话。所以,这一类型强迫症患者最终总是通过语言形式表达毫无
一个15岁的初三女生,各科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曾经是四川某县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名。她要求自己每天的所有时间都必须思考和学习,与人交谈的话题也都与学习有关,交朋友也要交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人,就连走路、上厕所和洗澡的时间都不能浪费,不是背英语单词,就是背公式定理。父母以有这样的女儿而自豪,亲戚、朋友、老师对她都是交口称赞,叔叔、阿姨都以她为自己孩子学习的榜样。 然而,悲剧就在这些称赞里悄悄地发生了
根据上海市心理咨询协会对2000名咨询者抽样调查发现,发病率约占人口的0 5%,男性多于女性,其中年轻的办公族发病率越来越高。 “现在我即使清楚记得自己已经在下班后把柜台上所有的珠宝收好了,可回到家还是忍不住打电话请店里保安帮我再看一遍。您可以帮帮我么?”在日前坡子街街道组织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负责收拾台面的营业员小张道出了自己的烦恼。 小张是长沙某知名珠宝店的营业员,每天她都要在下班后负责把价值不菲的
具有完美倾向的人总是希望自己和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事物都尽善尽美。他们对于任何细微的过错和失误都难以容忍,讲究整洁和秩序,不允许丝毫的偏差。可能这些特点成就了他们做事认真可靠、遵时守信的优点,但即便这样,他们也难让世事变完美。 完美强迫症,顾名思义,就是事事小心谨慎、追求完美,即使这样做根本没必要。精神健康网专家介绍说,近来,因为怀疑自己有强迫人格、强迫倾向而走进心理咨询室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职场
爱清洁、讲卫生,本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某一正常行为重复次数过多,以至影响工作,影响正常生活,影响正常人际交往,那么这种正常行为也就成了问题行为。 是一种症状特殊的,以强迫观念、强迫行为、强迫情绪为主的神经症。其表现各异,例如有一名工程师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穿上同一件睡衣,并且从卧室门口走五步走到床前,上床后要先将床下鞋子摆整齐,然后关灯睡觉,如果上述动作的顺序错了,或是漏了哪一项,他就会重新做,
社交是现代社会比较高发的一种疾病,其属于强迫性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专家指出,这种障碍性疾病以不可遏止的社交活动为典型症状,所以比较容易识别。现在,本文将此类强迫症具体表现介绍如下,以方便更多的人尽早识别、尽早救治。 精神健康网专家总结说,易形成社交强迫症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比较讲究“人脉”的人,这一类人身上反映出的强迫症具体表现主要是:强迫自己多认识人,无论何时都会寻找有陌生人聚会的机会;想尽办
一、心理动力学假说 根据心理动力学原理,是起源于发育的肛门期,即在开始大小便训练的时期。这时,亲子之间,一方面要求对方顺从,另一方面而不受约束,这种不平等的对立引起了儿童的内心冲突和焦虑不安,从而使得性心理发育停留于这一阶段,成为日后心理行为退化的基础。一旦个体遭遇外部压力,便会重现肛门期的冲突与人格特征。 二、观察学习假设 根据学习理论,观察是导致焦虑的条件性刺激。由于原初的焦虑-诱发刺激联结(无
“邓教授,现在我即使清楚记得自己已经在下班后把柜台上所有的珠宝收好了,可回到家还是忍不住打电话请店里保安帮我再看一遍。您可以帮帮我么?”在日前坡子街街道组织的一次心理保健讲座上,负责收拾台面的营业员小张道出了自己的烦恼。 小张是长沙某知名珠宝店的营业员,每天她都要在下班后负责把价值不菲的珠宝清点收好,如果不小心弄丢了一件就要当赔匠。最近一段时间,同事们发现小张有点不对劲,明明已经收好珠宝了,刚出
属于一种强迫型,其根源主要来源于心理压抑。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曾经遭遇到某种心理创伤,没有得到有效的康复而压抑在心灵深处时,在遭遇精神压力的时候就容易产生焦虑,并以强迫症的方式出现。 几乎每个人,特别是在童年时代都出现过某些强迫性症状。据统计,在强迫症病人中,约有70%的人在患病前具有强迫性人格特征。但具有强迫症状不一定就是强迫症。强迫症的诊断要点为: 1、事无巨细,都要求高度精准。严格遵守办事规则,否
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的城市居民可能会注意到一位秃顶的老年绅士一边孜孜不倦地盯着大街上每一个从他身旁走过的姑娘,一边在衣兜里鼓捣着什么。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在采取行动的好之徒,而是一位科学家在搞研究。1908年,86岁的探险家、优生学家、心理测学的先驱弗朗西斯·高尔顿在自传中说,他那是在绘制“美女地图”,在口袋里用针在一张纸的不同位置扎孔,在纸上写下地点和日期,记下他遇到的女性是“有吸引力、一般或令人生
是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与有意识的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患者明知强迫症状的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愈是企图努力抵制,反愈感到紧张和痛苦。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性动作为主要表现,虽精神痛苦显著缓解,但其社会功能已严重受损。 国外报道一般人口中的患病率为0 05~1%,占精神科病人总数的0 1~2%。国内流行学调查的本症时点患病率为3‰。通常于青壮年期起
强迫性是以反复的持久的强迫观念或和强迫动作为主要症状。这些症状出于病人内心的,但不被体验和自愿产生而是病人不愿意想的。明知是不合理,但不能摆脱使病人感到痛苦,与其本人的人格格格不入。 如你家里的老人有拣拾杂物的习惯,让你苦恼不堪,千万不要过分地责怪老人,因为他(她)的行为虽属病态,但与尚有一定区别。具体的康复治疗办法还在探索之中。 何谓强迫性储物症?就是大无序积累无用物。90%的病例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
是一种可以在儿童期表现出来的,而且对儿童以后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虽然儿童强迫症的症状没有成人那样严重,但倘若任由病情发展的话,对孩子医生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儿童强迫症有哪些症状表现? 儿童强迫症的症状表现中,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而且年龄越小,这种倾向越明显。例如,有的孩子见到路灯、电线杆、台阶或窗户格等就抑制不住地反复地数;走路时,喜欢用手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或者用脚踢小石子;反复数图书
强迫性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 1、与正常人相鉴别: 正常人中有部分有片段强迫性症状,但他们与强迫症不同,症状并不持续,亦不影响社会功能。 2、与相鉴别: 由于抑郁症和强迫症常常同时出现,因此要注意鉴别。临床上,在急性发病中往往以最先出现的症状为作为优先诊断症状;在慢性发病中则以出现得最为频繁的症状为优先考虑诊断症状。另外,强迫症的患者总是担心未来会
他们,与同龄人似乎格格不入,没有朋友、没有爱好,学习和考试是他们的最爱,考试是他们获取自信的源泉。曾几何时,中小学校园有了这么一群“嗜考族”。“我们班有一个男生,非常奇怪,经常在班上大声问老师:‘什么时候考试啊,好久都没考试了,我们都盼着呢!’这时,同学们都会很厌恶地瞪他一眼。”近日,在武昌一所小学读六年级的沙姓同学告诉记者,尽管这个男生成绩优秀,每回考试总能在班上排到前三名,但因为酷爱考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