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天津频道1月6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近日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妇女联合会举办了“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与家庭责任”学术论坛。有关专家忠告说,家长打骂孩子容易催化孩子的不良心理与行为。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是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容易结交不良伙伴。 在我国,家长打骂孩子,通常被认为是不良教育方式受到大多数人的谴责,但依然普遍存在。一些人认为,“孩子是
孩子还没放寒假,家长就患上了“恐寒症”,担心“遥控器+鼠标”的“度假”方式对孩子不利。对此,老师和专家建议,多和孩子沟通,最好和孩子一起制订假期计划,共同遵守互相监督。 上班族父母的烦恼 寒假是孩子眼中的快乐时光。但对忙着上班的家长来说,如何安排孩子的假期成了一个大难题。 现在寒假还没到,郑州市民吴女士就变得焦虑起来。去年暑假,因为生意忙,他和丈夫无暇顾及上初二的儿子,孩子整天泡网吧,还学会了喝酒
“倔脾气小孩难管教,不让他做,他偏要做”,特别是家中有上中学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就更常见了。孩子要管,可管教之余,有没有办法再走进他内心一步,了解他倔强的原因呢?看看记者采访的这一户家庭,会发现孩子倔强背后,原来有很深的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失败的害怕。 亲子关系提点:别怕分享 青春期的孩子,主动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问题是比较难的,很多时候,他们都认为别人理解不了自己。父母若在和发生矛盾时,主动分
开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迈入大学校门的“90后”新生还沉浸在对新学校、新环境、新朋友的新鲜感和步入人生新里程的万丈豪情当中。当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期”议论纷纷的时候,“90后”的家长能否顺利应对“”生活? 相对于孩子们在新生活面前的兴奋雀跃,家长们远没有那般“洒脱”。面对突如其来的“空巢”生活,失落、寂寞,让他们中的一些人一时无所适从。陪送孩子入学、抹桌椅、挂蚊帐,与其说是给孩子们帮忙,不如说是向18年“
中国教育家大会副理事长、新干线校长冯健做客北京新闻广播高招直播咨询节目,与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一模前如何度过“心理高原期”进行了互动交流。 冯健:家长在这个阶段一定要注意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正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调整好自己对考生的期望值,结合考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规划专业、规划学校。 第二,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把一模当成一个阶段来看待,通过一模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三,学生
“你再调皮,妈妈就不要你了!”这是很多家长在教育不懂事的孩子时经常说的一句话,甚至有的家长还故意藏起来,直到孩子停止了某种行为后,妈妈才出现在孩子面前。然而,这个被很多家长惯用的招数,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很大伤害,甚至不亚于对孩子体罚。 心理学家认为,家长假装遗弃孩子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发展心理学认为,儿童在很小的时候,会强烈地依恋父母或其他的养育者,这种依恋关系会让儿童的心理得
根据心理学家对大批父母的,发现八种典型的行为易导致失败的父母: 一、没有原则。没有原则的父母,最终会被子女控制住。曾有位母亲一旦听到孩子说“我不上学了”,立刻投降,答应孩子的任何要求。这位母亲最终陷入绝望的境地。 二、过度保护。父母保护得越多,孩子越无能。尼采说过,最大的善往往包含最大的恶。 三、唠叨、说教、啰嗦、嚷嚷。这样的父母通常是低智商的父母,因为不会说些有用的话,因此,只会重复些无用的话。
“我什么时候会死?”、“人为什么会死?”、“妈妈,你会不会死?”,五六岁的小朋友问你这些问题,你会如何回答呢?还好,这些问题不如“爸爸妈妈是怎么把我生出来的”这么尴尬,但总是怕答得不好,孩子懂了一半,又留着害怕和误解。的确如此,要回答得巧妙又清晰,还真得参考下面心理的意见。 从3岁起,小朋友就有对死亡的意识了,当他们问起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时,这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好奇和对未知事物的担心,作为家长来说
昨日上午,由省教育厅、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云南实践基地主办,昆明市教育局协办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云南行暨“三生教育”公益巡讲活动首场报告会,在昆一中举行。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主任陶然教授,美国蒙哥马利大学终身教授、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青少年网络成瘾戒除中心专家章雪藻,把他们和近千名网瘾少年接触的案例与在场的家长分享,让家长们深刻体会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最
“我家孩子做事老磨蹭,早上起来穿个衣服要十多分钟,搞得我都急死了,该怎么办呀?”3月14日,“科学家教进万家”家庭教育大讲堂之《如何激发孩子的兴趣爱好》讲座刚结束,就有一大群家长围了上来,向常州市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德安医院精神科主任王瑞文取经。 培养孩子从找到孩子兴趣入手 家庭教育大讲堂是由市家教指导委员会、市妇联和本报联合主办的“科学家教进万家”宣传普及活动。活动持续全年,从2月起以公益讲座或沙
近日,呼和浩特市第二十六中学对在校12个班级的学生以及他们的父母进行了一项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发现家庭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中,中学生和父母难沟通的问题最为严重,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交流和理解。该校副校长庞建中指出,学生和家长沟通难是整个中学里普遍存在的问题,困扰着很多家庭。 事例 父女共陷沟通难的困惑 晓晓是锡林浩特市某中学初三的学生,自从上了初中后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父母又非常担心她在学校谈恋爱,为
一项调查表明,当子女超越父母规定的上网时限时,部分家长会采用“立即切断电源”、“有一段时间不允许子女再上网”、“责骂”等处理手法。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父母采用打骂的处理手法,最容易令亲子关系受损,毕竟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反抗期”,自我意识增强,自觉已经是大人,渴望来自大人的理解、尊重,希望与大人平等沟通,而此时父母的打骂很容易激起孩子强烈的逆反。临床心理咨询经常可以见到由于父母对上网时间过长
自闭症是跨越一生的障碍,家长的内心深处时刻承受着对自闭儿一生的担忧,一方面,由于整个家庭都要承受来自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压力,家长(特别是母亲)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家长们如何调适自己的心理常常被忽视,或者求助无门,长期保持这样的压抑状态,不但不利于家长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现早衰、生理机能减退、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障碍、家庭问题的出现等等),也不利于自闭儿童的康复(家长的压力会影响自信心和
女儿刚过三岁生日,就学会了撒谎。这让她爸很着急,连忙大呼小叫地问我——怎么办?应该怎么办?那一脸的严肃劲儿,好像我们的宝贝儿真的撒了什么弥天大谎,对不起全人类一样。其实,还真是一件小事儿。前些日子女儿牙疼,医生要求限制她吃糖。我们就和她定了一个君子协议:每天只吃三颗糖。可今天这小丫头实在太馋了,就耍了一个小聪明,对刚到家的我声称“一天都没吃糖了”,希望能糊弄着再吃一颗。不过小孩子毕竟还是小孩子
“倔脾气小孩难管教,不让他做,他偏要做”,特别是家中有上中学的孩子,父母和孩子的冲突就更常见了。孩子要管,可管教之余,有没有办法再走进他内心一步,了解他倔强的原因呢?看看记者采访的这一户家庭,会发现孩子倔强背后,原来有很深的对成功的渴望,以及对失败的害怕。亲子关系提点:别怕分享青春期的孩子,主动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问题是比较难的,很多时候,他们都认为别人理解不了自己。父母若在和发生矛盾时,主动分享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
我孩子自从上初中后,除了学校硬性规定上学期间必须穿校服外,他身上的穿着全是名牌,鞋子非要阿迪达斯不可,平常休闲衣服是耐克,连皮带都要选鳄鱼的。 去年刚买的手机,现在就吵着要换一款3000元的新手机,说什么落伍了,那手机当时卖1000多元啊! 平时每星期都固定给他零花钱,自从他升上初中后,每星期的零花钱都是100元,有时达到150元。但是最近他老是说钱不够用,要求每星期再多点零花钱。我们问他那些钱怎么花了,他说
选报外地院校父母不让怎么办? 案例 东东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排名比较靠前,他非常想报考外地一所自己中意的大学,因为他喜欢这个大学的专业设置比较综合,将来在这个大学可以学到很多自己想学的东西,以后就可以在大学所在的城市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东东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认为到外地发展人生地不熟,生活、学习有很多困难,重新建立人脉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在北京有父母照顾,同时有已经拥有的人脉关系,做什
孩子受委屈少讲道理先释放情绪 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该如何做?首要的是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许多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由于年龄小,不会表达或者不敢表达,倾向于不说,或者是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这就可能造成孩子长期的心理压力。 这时候,家长如果不细心,忽略孩子的情绪,那么这种委屈很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对孩子以后健康人格造成影响。所以,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委屈,引导孩子表达出来。 另外,家长不要用讲道
在北京东城区某小学上二年级的顾馨(化名),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家长问她,她也不说。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古怪,学习也在不断退步。有时她还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在顾馨妈妈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说出了她的心事,原来她是害怕自己怀孕。这下可把家长急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顾馨学习很好,在班上又是班干部,所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