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未成年的时候,每次家里来了客人,我总闻声而逃,--因为我害怕与陌生人打招呼。在初中的时候,一考试我就紧张,因为考试结果已使父亲的拳脚与我的屁股建立了稳固的联系。在未成年的岁月里,说不清有多少恐惧的事情。当然,现在我已为人父,不再有上述问题。我的担忧是,怕自己的孩子再重蹈我当年的旧辄。为了更多的孩子走出胆怯的阴影,大方开朗的生活,有必要探析一下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胆怯其实无处不在。美国斯坦
洞悉孩子的性格,是父母迫切想了解的。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那就是“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色线,线条的心理意义及孩子的特性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做为其一年的追踪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喜欢红色的小孩特性喜爱红色者确是个性较低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
洞悉孩子的性格,是父母迫切想了解的。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那就是“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色线,线条的心理意义及孩子的特性心理学家阿尔勒对150名2至5岁儿童所作的画做为其一年的追踪调查,所得到的结论是:色彩与线条各有其固定的心理意义。假如两种具有不同意义的色彩与线条重叠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即表示内心里面有两种不同的感情,愿望互相纠葛。喜欢红色的小孩特性喜爱红色者确是个性较低强烈的人,精力充沛。其
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美国学者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己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10万个孩子。其中,排在前10条的是: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答复;8.在孩子朋友面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美国父母在管教子女时都会对他们吼叫、威胁,或采取其他所谓的心理侵犯方式。研究人员说,是该改变这种普遍接受教育方式的时候了。这项研究调查了全美991名具代表性的为人父母者,结果发现其中98%曾在孩子年满五岁之前,以诸如吼叫、威胁、打屁股、辱骂等心理侵犯手段来管教他们。研究人员认为,这样做的效果很可能取决于一些因素,包括孩子的敏感程度与整个情境,比如父母究竟是为子女做出某个特
悦心快悦之心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基石,快乐的经历,有助于造就高尚而杰出的个性,使孩子从小热爱生命。因此,父母要放开手脚,让孩子自己寻找乐趣,尽情享受人生美好的一切。家长要尽力创造一种快悦的家庭氛围,并让孩子在与父母的交往之中获得快乐。爱心爱心是人生最美丽的心灵之花,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爱之心。孩子通过与父母朝夕相处,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获得爱心。诚心正直
一位先生来信说,他有一个9岁的儿子,自从家里买了电脑以后,孩子就特“乖”,出门比原来明显减少。起初他十分高兴,为培养儿子的“电脑特长”还给儿子购买了许多学习软件,希望对他学习有所帮助,但一个学期下来,儿子的成绩反倒下降了许多。他心中疑团顿起,严厉责问下,儿子这才“嘟哝”出原因———玩电脑游戏上瘾。确实,作为21世纪的重要工具,电脑在大大激发孩子们好奇心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隐患,正如这位先生的儿子迷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离家出走的事情经常听说,孩子为什么会离家出走?这与各种环境因素引起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孩子离家出走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本身的意愿,人最初的依恋是“血缘依恋”,儿童本能地以父母为依恋中心,以家庭成员为依恋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孩子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对同龄人的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对家庭的依恋无形中被冲淡了。特别是十五六岁的孩子,易受环境的左右,
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指出:不健全的家教可能导致孩子犯罪一项调查表明,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少管所最近对154名未成年犯进行的调查显示,154人中有98人因与坏人接触,走上了犯罪之路;犯有抢劫罪、伤害罪的97人中,有63%的人经常看凶杀打斗书刊、录像,有的是被别人抢劫殴打过,为了报复,自己又抢劫伤人;37名因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
一份调查青少年犯罪原因的报告指出:不健全的家教可能导致孩子犯罪一项调查表明,不良的社会环境、有严重缺陷的家庭教育、学校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倾向,是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北京市少管所最近对154名未成年犯进行的调查显示,154人中有98人因与坏人接触,走上了犯罪之路;犯有抢劫罪、伤害罪的97人中,有63%的人经常看凶杀打斗书刊、录像,有的是被别人抢劫殴打过,为了报复,自己又抢劫伤人;37名因强奸罪和奸淫幼女罪
在北京东城区某小学上二年级的顾馨(化名),最近总是闷闷不乐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家长问她,她也不说。渐渐地,她变得越来越古怪,学习也在不断退步。有时她还会突然莫名其妙地哭起来。在顾馨妈妈的耐心开导下,她终于说出了她的心事,原来她是害怕自己怀孕。这下可把家长急坏了,因为在他们的眼中,她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原来,顾馨学习很好,在班上又是班干部,所以在学习上经常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同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有攻击行为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比较,大脑两半球均衡性发展与协同功能均较低,显示在左半球抗干扰能力较差,右半球定形认知能力较弱。攻击行为是宣泄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儿童身心发展极其有害,必须加以矫正。首先,父母应细心观察,寻找原因,对症下药。平时,常用正面语言向幼儿灌输健康观念。当幼儿欺负同伴时,可以告诉他,欺负小朋友,小朋友不高兴,爸爸、妈妈和老师都不喜欢。让孩子明白欺负人会带来不良后果,自行削
北京市公安局日前的警情提示披露: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近期警方关注的突出问题。在近日,公安机关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中,发现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那就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活动突出。日前,石景山公安分局和东城公安分局先后在三天内打掉了两个盗窃犯罪团伙,共抓获10名犯罪嫌疑人。在这10名犯罪嫌疑人中有7名是未成年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4周岁。8月中旬,朝阳公安分局民警连续打掉两个骑摩托车抢夺作案的犯罪团伙,抓
儿童、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严重的就是有意不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大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大人让他做的他又偏不做;明明知道是对的也不听,故意和大人对着干。逆反心理如果引导、处理不好,会影响孩子成长。第一,家长要知道孩子在12~16岁时期出现的第二次(3~5岁是第一次)逆反心理是明显的、突出的,这是他们心理走向成熟的反映。也要让孩子知道出现适当的、轻度的逆反心理很正常
1.注意冷静。不要一看到孩子考了低分,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臭骂一顿,更不能皮鞭相加,吓得孩子再也不敢把低分试卷给家长看。2.注意听孩子辩解。有时“低分”不低。比如全班数学平均成绩是40分,而孩子考了60分,可能是班上的“尖子”。此外,孩子考低分还可能有其它某种生理原因,如考试时头晕、肚疼等等。3.要与孩子以前的考试成绩做比较。看孩子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如果孩子以前数学是30-40分,这次考50分就是一个不
守时:心理咨询需要精力与时间,一般咨询师为了保证咨询的有效性,预约是有限制的,每天接待咨询者的人数屈指可数。所以,如果你来晚了,会影响后面的咨询;如果不来,则会造成咨询资源的浪费。给孩子说话的权利:不管你在咨询室以外的地方(如家里)怎样与孩子相处,一旦进入咨询室,你与孩子的地位是平等的,不要指望咨询师只听你说,而不给孩子机会表达。其实,在儿童心理咨询中,真的中心应该是儿童。因此,如果咨询师请你
一次我跟6岁的小女儿闲聊,她对我说:“妈妈你知道我怎么对付跟我开玩笑的小男孩吗?我掀起裙子就把他们都吓跑了。”女儿觉察到我愕然的表情,发现说漏了嘴,就像小乌龟钻进了壳,怎么也不肯开口了。我后悔又失去了一次听听孩子真实生活和思想的机会。我和很多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对我们无所不谈,幸好,专家在这里有很多建议。慎用批评不管是不是孩子的错,如果你想要孩子把发生的事告诉你,攻击和批评可不是办法。此外,不要过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家长体罚孩子的现象(尤其在城市)是大大减少了。但还是经常会听到一些家长对“不争气”的子女出言训斥与嘲讽,这就是所谓的“心罚”。殊不知,这对于孩子稚嫩的心灵有多大的伤害。一般来说,孩子心理比较脆弱,其自尊心像“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对待它,我们应“十分小心”。不管家长训斥与嘲讽的出发点多么善良,理由多么实在,但其教育效果必
(记者杨梅实习生李姌)吃饭、睡觉、上网,10个月来,这3件事就是高中生威威(化名)的全部。近日,威威的妈妈彭女士求助:从去年11月至今,伢已经有10个月没上学了。 家住武汉武昌的彭女士,45岁,两鬓却生出不少白发。一个月前还是国企职员的彭女士,再次与记者见面时,已成了专职妈妈,只为一心照顾休学在家的儿子威威。 彭女士介绍,儿子17岁,在武汉洪山区一高中就读。去年10月中下旬,读高二的威威多次逃课,老师要求请家
节后,家长又用“零食+约法三章”将子女“锁”在家中孩子岂能“圈养” 昨天,读四年级的小刚来到同学小张家,想找他作个伴一起玩,可小刚揿了好长时间的门铃,小张才打开防盗门,透过铁栅门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神色,“妈妈关照我不能开门,我只能在家看电视”,弄得小刚挺没趣。 春节假期结束,一些家长上班后又开始把孩子“锁”在家里。对不少孩子来说,寒假的最后几天将是寂寞的。 “圈养”导致同伴环境缺失 小刚说:“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