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女儿1岁多了。他告诉我,虽然自己不喜欢读书,但每天他都会强迫自己坚持看书,目的是让年幼的女儿看到爸爸在读书,女儿也会喜欢上看书,喜欢学习。 在感叹做父母不易的同时,对朋友这方面的认识很赞同,这个举动对年幼的孩子的确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然而,很多父母并不了解这点。 强强妈最近很烦心,强强才3岁,却经常便秘。问及强强的饮食情况,才知道强强只爱吃肉,不怎么吃青菜、水果。再深入了解发现,原来强
棍棒底下出孝子,是多数中国家长认可的教子方法。即使在素质教育和赏识教育都很深入人心的今天,很多家长仍然坚持用这一办法。美国愤怒管理的顶尖专家、心理学临床助理教授罗伯特·亚伦在最新出版的《不愤怒的世界》里对这一老理提出了挑战。由此可见,棍棒底下不仅出不了孝子,而且,我们由此表现出的愤怒却会遗传给我们的孩子。 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快乐、有安全感、能高度发挥功能的成年人,可以说是每个父母的心愿
对于孩子没有竞争意识的热烈讨论中,一些家长又提出了新的极端问题,“我的孩子太爱出风头,过于争强好胜”该怎么教育呢? 孩子不求进取拖拖拉拉,缺乏竞争意识不可以,可是好胜心太强,太爱出风头也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快来看看本期家长们提供的育儿妙招吧。 进取不强取 女儿性格外向,表现欲特强,好在我防微杜渐,从小培养她分享的意识、团队的精神和良好的进取心态,我用默默奉献的精神影响她,收效还不错。 分享才快乐:
在美国,10岁以下的儿童中有6%-10%患有“多动症”。这是指一种过量的、无法自控的活动。症状常常表现为精力分散、多动、注意集中时间短。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儿童不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或放慢动作的节奏。真正的多动症是大脑神经的紊乱,可以由儿科医生来治疗。过渡的紧张可以引发或增强孩子的多动症。 多动症的孩子除了多动之外,还会有其他问题。 首先,由于受到同龄人的排斥,他会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他的过分紧张,过
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习惯被孩子模仿后极易造成视力障碍,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调查发现,父母亲因近视,喜欢把书报拿得很近,儿童在生活中自然摹仿,亦爱近距离阅读;有的家长看远处时喜欢侧着脸、斜着头看前边的事物,孩子仿效,时间一长容易造成斜视;父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躺着看书,孩子也跟随左右,一来二去便成了近视。 有关专家分析,未成年人对父母的举止有一种自然崇拜的心理,
6个月~1岁 妈妈在哪里啊? 每位母亲都会有关起门来做事的时候,比如洗澡、做饭等等。这种时候,尽管你还在家里,但却没法让孩子看到你。在孩子8个月之前,你都不会注意到这有什么问题,就算你不在,家人或者保姆也能轻易地止住孩子的哭声。不过现在,你将发现事情变得麻烦了;孩子对你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赖,并已经认定你是不可被取代的了(这在科学上,被称为“客体永恒性”)。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进步,当然也就意味着你需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 教育失败的源头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对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个方面,即: 1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 对孩
孩子成长的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作为父母,越能了解孩子当前的状态,就越能使自己的教育切中要点,也能使孩子感到被认同的愉悦。 然而,平时,孩子们的一些做法,需要父母俯低视角细心的体会。 一、追求完美不是笨 生活镜像: 妈妈叫乔乔把小凳子搬来,乔乔走向凳子准备搬,这时姥姥拿起凳子,递给乔乔,乔乔大叫着:"不是这样的。"他把凳子放回原来的地方,再搬起来。姥姥笑到:"这孩子可真笨。" 专家分析: 乔乔不是笨,而
现在的孩子有着比上一代人更深的心灵苦闷,他们的生长环境比以往更复杂,社会和家长的期望、学习的压力使他们透不过气来,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没有伙伴,优越的环境和寂寞、孤独常年陪伴着他们。青少年儿童有没有快乐的心情,是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根据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的调查,在天津市近160万青少年和儿童当中,各种心理问题及精神障碍检出率呈逐年上升之势,目前已达13%左右。专家呼吁,切莫忽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好知识、考试考得好就足够了,“只要你考好,天下什么事都不要你做”,这是天下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只要考试考好了其他什么事都不用管了。 有一位老师,她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五年级,这位老师本来是教英语的,所以一直帮孩子辅导英语,学习成绩很好。妈妈每天在家里为他做这做那、做牛做马,他自己则坐在沙发上说:“妈妈,你帮我倒杯水吧。”即使妈妈不顺手,也还是会给他倒,直到发生这样一件事情让他
近几年,赏识教育的理念在家长们中得到推广,许多原来吝啬表扬的家长开始频频用“你真棒”这三个字。 有的家长发现,这三个字挺管用,而有的家长则发现这三个字不怎么奏效,特别是对于一些稍大孩子,他们觉得有些浮夸,不够真实。 近日,许多家长向“家长热线”咨询表扬、鼓励孩子,为何收效甚微?怎样表扬才得法? 阳明小学校的一位学生家长孙女士说,表扬在她儿子身上就不好使,不管做什么事,孩子表现得总是有些无动于衷。表扬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年轻父母工作负担加重,不少年轻父母都会把孩子托付给老人抚养和教育,这种被称为隔代教育的现象目前还呈增长趋势。 调查数据显示,在全国有近一半的孩子接受隔代教育,而在北京这一比例高达70%左右。但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也发现,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往往与长辈不一样,甚至产生了严重的对抗。 40岁的寇女士与父母住在一起,最近为了儿子报课外辅导班的事,竟然遭到母亲的痛斥。“我不知道母亲到底
心理学家发现,成人的言语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对事物的认知,早熟的孩子尤其敏锐,把小孩子正向成长的父母可以做什么?如何与早熟的孩子沟通,许多父母伤透脑筋,甚至想推给学校,认为老师比较懂如何教。其实,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基本,从饮食作息到沟通相处,在生活中落实,为步入青春期打好基础,父母的角色相当关键。 少吃含有生长激素的营养品有些父母看到其它孩子体格高大,就会绞尽脑汁买各种补品,企图‘输人不输阵’。 但
一些儿童心理专家最近在调查中发现,孩子最感恐惧的是家长会对他们说出如下的话: 1、“傻瓜、没用的东西。” 2、“你简直是个废物。” 3、“你可真行,竟能做出这种事情。” 4、“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6、“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7、“求求你别再这样做好吗?” 8、“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给你买……” 9、“你做这种事,真让我伤心透了。” 10、“你又做了错事,简直是坏透了。”
“我给他吃得好,买好看的衣服和有趣的玩具,我经常和他交流,怕他受一点委屈,这些难道不够吗?”面对关于“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需要什么”的问题,一些家长显得迷惑。长春市中日联谊医院儿科教授莫秀芬认为,这些家长的看法不完全正确,孩子成长过程中主要有四大心理需要。 一是需要被爱与价值感。孩子需要父母的爱,被爱使孩子有安全感与价值感。父母对子女示爱时,除了使孩子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之外,也使孩子知道因何事而被爱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一些孩子的身高明显较同龄儿童矮小。出现这种情况,家长总认为是生理或遗传的原因。但医学研究证明,情绪不稳定、得不到足够的父母关爱,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称之为“情感缺失性矮小”。 “情感缺失性矮小”是指孩子长期缺乏父母的爱抚,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生长发育障碍而出现的身材矮小。二战期间,德国、西班牙、朝鲜、越南等国失去双亲的孤儿,平均身高要比同年龄儿童矮几厘米。科学家们将一批受到精
儿童与成人一样常有情绪变化,诸如愤怒、哀伤、失望、害怕等。保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让孩子适度宣泄。宣泄就是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让孩子淋漓尽致地吐露自己的委屈、忧愁、牢骚和怨恨等不快,使其达到心理平衡。 适度地让孩子宣泄,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益处。如果孩子心中的积郁和不快长期得不到宣泄,就会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呆板、神经失常、精神不振、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时会给孩子个人和家庭乃至带来危害。有些孩子闹
有些妈妈们越来越害怕幼儿园放假了。因为4、5岁的小男孩非常喜欢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可是游戏结束后,玩具满地都是,沙发巾、床单都抹上了黑灰,玻璃雕花的水杯少了……有一次名贵香水被倒在水里,香水瓶里又灌满了自来水。孩子们在楼房里又蹦又跳,楼下邻居都要上楼抗议。 怎么应付顽皮的小客人?本来一个孩子就孤单,总不能不让孩子交朋友吧?还是专家给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有宽容、理解的心。 学龄前的小孩,由于认知能力发
所谓逆反心理不是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正常的心理过程。一般来说孩子在发育的过程中会有两个逆反期。 第一反抗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由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说话、运动、认识事物能力的发展,他会感到有些事情自己可以做了,所以跟父母亲的教育观点就会产生冲突。第二反抗期是在青春期前后。从心理发育的角度来说,这都是孩子的正常心理发展。但对父母亲来说,会觉得孩子在对抗
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 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如何产生的 从小学进入中学对孩子是一个飞跃。他们认为自己已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了,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他们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