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学生出问题的报道频频见诸各类媒体,用硫酸伤黑熊,用微波炉烤小狗,因被劝退学自感无法面对家人便杀死自己的奶奶和父亲……人们不禁要问:大学生究竟怎么了?导致这些事件的原因究竟何在?其实,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是比较多的。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解与偏差,以为只有表现出明显的精神症状才算是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因而忽略了大学生一些心理异常的早期表现。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
最近,南京一所著名大学的女学生,因未达到家人和自己的期望值而自杀,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不禁要问,与社会同龄青年相比大学生们是否是心理疾病高发易发群体。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对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是好的,但有16 5%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卫生问题。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课题组调查结果,是从北京市7所高校中的23所大学,抽取的5220个
今年4月,黑龙江省某高校2000届一女生从宿舍楼纵身跃下自杀。这位来自农村的姑娘在遗书上写下她的“丑”和学习上的不顺利,想以自杀来摆脱现实的痛苦。但她没有死,没有摆脱掉心灵的痛苦,还落下终生残疾……不久前,一位女大学生笑着向记者提起了一件与清华大学刘海洋伤熊事件一样让人不可思议的事:她的一群同学要把一只捡来的小猫从宿舍楼上丢下,她笑着说:“你们也太残忍了!”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这几位大学生的“兴致”,
不少大学生流露“灰色情绪”:上课枯燥、自习无聊、睡觉没劲、打工嫌累“……上课,枯燥,没劲;自习,无聊,没劲;睡觉,多了也累,没劲;打工,累死累活,让人剥削,没劲……大学让我好失望。为我哭泣吧,我的大学……”这是一位大学生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与感伤。专家声称,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年级不同心病
现代社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竞争的日益激烈,事业的艰辛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给每一个人,尤其是希望获得知识、赢得未来发展先机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压力。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并且呈上升发展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发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如生理、心理、环境等,其中环境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这里,主要从环境的角度来“透视”当前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期找到解
从清华大学的刘海洋硫酸泼熊到天津医科大的马晓明杀父,再到湖北三个月内出现了12起大学生自杀,看着这些令人有些毛骨悚然的事实,我们不禁要问,大学生们在拿着毕业证,穿着学士服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时候,他们真的成熟了吗,能够应付社会当中更为复杂和残酷的环境了吗?他们的心理也真的毕业了吗?如果个体的智商越高,情商出了问题,对社会的危害就会越大,这是一个非常明白的道理。而我们的大学生正是我们社会当中智商最
近年来,自杀、校园暴力、诚信危机等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为了能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市教委近日将“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正式立项。据悉,这项课题是第一次针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天津市40多所高校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也是第一次涉及学校领导层面的较深入的状况分析。此项研究将分别对全国重点或名校、一般本科院校和
6日,由南京工业大学团委组织的南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结果正式公布,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在校大学生存在较大和很大的心理压力,而其中仅有1%的学生采取向学校或老师寻求帮助的方式解压。绝大部分学生则是通过和同学交流、自我释放、与父母沟通等途径解决。据介绍,此次调查采用问卷方法对南京6所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统计了解。调查表明,在校学生在心理面临着很大或较大压力的占50 3%,感觉压力一般的占40 0%,仅有9
眼下正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期,有媒体报道,在人才招聘会上,前来求职的许多大学生都是由家长陪伴,心理专家指出,这是大学生心理断奶期延长的表现,不利于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招聘现场活跃着“家长陪同团” 求职应聘是应届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步,然而很多大学生的这一步迈得并不踏实。由于父母的过度宠爱,他们的心理断奶期延长,找工作也有依赖心理,还得有父母陪着。 在不久前的一次招聘会上,记者看到了活跃在招
近年来,自杀、校园暴力、诚信危机等各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为了能对大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市教委近日将“天津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这一课题正式立项。 据悉,这项课题是第一次针对包括高职院校在内天津市40多所高校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分析,也是第一次涉及学校领导层面的较深入的状况分析。此项研究将分别对全国重点或名校、一般本
从今年开始,被标榜另类、非主流的90后开始陆续进入大学校园进行深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期,如今90后大学生健康普遍存在三各方面的问题。 人际关系冷淡 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万般宠爱,基本没有受过挫折,是家人眼中的中心。久而久之,在他们的上早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想到要去顾虑他人的感受。 当走进大学,依然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同学,面对舍友,更多的自我观念之下,人际关系变得不
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年龄大多数在18至25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后期,是从青年过渡到成人的阶段,也是心理断乳的关键期。心理断乳,意味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成为独立的个体,建立自己独立的心理世界。 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高峰,但缺乏辨识能力,在心理上发展不成熟。在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自我表现欲强,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但他们
大学生问题有哪些?社会交往上升到第一位,其次是情感、学习问题。 来自本市某高校咨询中心去年下半年对2639名大一新生的思想、健康状况的测试分析,表明:在一年内有倾向的达65人,占2 4%,测试异常人数高达196人,占7 4%,对“至今你觉得健康方面有问题吗”做出肯定选择的有800人,占到29%。大学生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如今的大学生呈现出的问题增多,且在重要性的次序上也发生了变化。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是老一代大学生问
近一段时间,社会上把极个别大学生自杀事件炒得沸沸扬扬,有人由此下结论说,大学生心理危机重重。有关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现象,不是大学生才有,其他群体所承受的压力,并不比大学生少。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应过分夸大。 如何正视心理问题 长期从事心理教育学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教授何克说,心理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何克介绍说,人的心理状况分三类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成才与发展的道路上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与障碍,女大学生要成就事业必须付出更多的艰辛与努力。这不仅是因为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和以男性文化为中心的社会里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也不仅是因为现代社会要求知识女性挑起事业与家庭两副重担,还因为女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障碍与弱点。这即是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主观心理因素。 首先,表现为女大学生的成就意识偏弱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健康体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不容乐观。某高校随机抽取了1~4年级在校生共1358名,共检出抑郁心理者165人,检出率12 2%;检出焦虑心理者40人,检出率2 9%。 对于大学生中发生率较高的抑郁和焦虑心理,学校应采取措施,开展各种心理保健活动,进行必要的教育和培养,使之向健康心理转化。 理想目标:借个梯让我登天 有一个明确的理
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让公众一下子认识到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但是,心理健康问题不只是发生在灾区,在校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 近日,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实以前也存在,但是我们主要关注大学生的温饱、学业等问题
清华大学研究生因找不到工作而跳楼自杀、广东某大学学生因求爱不成而服药寻死……上周,多起大学生因偏差而走上不归路的事件进入我们的视野,给这个清冷的秋天平添许多暗色。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引起社会高度关注。为此,各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开设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知识讲座等。可是,泛泛而谈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流于形式,而等待有心结的学生上门咨询犹如守株待兔。 根据以往的案例,大学生心理上出现偏差
从今年开始,被标榜另类、非主流的90后开始陆续进入大学校园进行深造。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适应和调整期,如今90后大学生健康普遍存在三各方面的问题。 人际关系冷淡 90后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万般宠爱,基本没有受过挫折,是家人眼中的中心。久而久之,在他们的上早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想到要去顾虑他人的感受。 当走进大学,依然用这样的心态去面对同学,面对舍友,更多的自我观念之下,人际关系变得不
不少大学生流露“灰色情绪”:上课枯燥、自习无聊、睡觉没劲、打工嫌累 “……上课,枯燥,没劲;自习,无聊,没劲;睡觉,多了也累,没劲;打工,累死累活,让人剥削,没劲……大学让我好失望。为我哭泣吧,我的大学……” 这是一位大学生在校友录上的留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奈与感伤。 专家声称,大学生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 年级不同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