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以前,你去心理诊所咨询心理医生,可能会担心别人说你“有毛病”。而在今天,主动寻求心理辅导和治疗的青年人数正在急剧增加。本报针对这一新现象调查本市多家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与去年相比,心理咨询机构接待咨询者的人数平均增长了30%。无论是学业、事业、婚姻还是家庭,年轻人时常感到最纠结的就是扮演不好自己应扮演的角色,处不好这其中的各种关系。想不开的事渐多更愿找人说“如果你有心事请告诉我,如果你有
张老师:你好,我今年26岁,参加工作3年。在上大学以前我性格开朗热情,老师同学都很喜欢我,而如今却变得很内向,很孤僻。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个词叫被拒敏感,突然明白我的问题可能就是这个。我父亲在老家算是成功人士,有很多人围着他。我出生后就享受到了公主般的待遇,从小学到中学,也因着父亲的光环被簇拥成了一朵看起来很美丽的玫瑰,从没遭遇过冷落,更没被拒绝过。读大学从小县城来到大城市,尤其是我上大二父亲突然病
昨在一家知名购物网站上,搜索“心理咨询”,只有寥寥数家,开业时间都不长,信用等级最高到也只有3颗心。这些卖家的交易量都非常小,很多尚未做成一笔交易。浏览多个网店,买卖方式大同小异,都是先网上预约,付款、然后心理咨询师将通过淘宝旺旺、QQ、电子邮件、视频或同城面谈等方式提供心理指导。不过这些商品的“份量”、价格相差较大,一次咨询从45分钟到1小时不等,价格从一元到2000元相差悬殊。从市场反馈看,买家似乎